引言
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部,地处长江下游南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近年来,滁州市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致力于打造宜居宜游的绿色家园。本文将揭秘滁州原生态规划的核心内容,探讨其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一、林长制改革与生态建设
1. 林长制改革
滁州市自实施林长制改革以来,县乡村三级林长同心协力,齐抓共管,推动森林城镇、森林村庄等建设。这一改革旨在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2. 生态建设成果
- 森林城镇:已创建森林城镇20个,提升了城镇绿化水平。
- 森林村庄:创建森林村庄122个,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 生态游园:建设生态游园150多座,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二、泉坞山城郊森林公园
泉坞山城郊森林公园占地32公顷,将废弃矿坑打造成风景宜人的街头游园。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 矿坑生态修复:通过植被恢复、土壤改良等措施,修复废弃矿坑。
- 给排水、路灯、座椅:完善公园基础设施,提升游客体验。
- 景观区、花园、环山道路:打造丰富的景观,满足游客需求。
三、南谯区生态“绿岛”环境谷
南谯区生态“绿岛”环境谷项目占地约160亩,总投资约6.5亿元。其主要内容包括:
- 电镀加工产业线厂房:占地61亩,建筑面积约5.4万平方米。
- 废水站、危废仓库:完善环保设施,确保污染物排放达标。
- 配套设施:包括污水处理中心、风控中心、原料暂存库等。
四、美好乡村建设
来安新安镇深入开展美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农村。其主要措施包括:
- 规划设计:根据美好乡村建设要求,量身定制规划设计方案。
- 功能配套:建设主次干道、污水管网、雨水管网等基础设施。
- 环境整治:实施“三线三边”环境整治,打造靓丽乡村。
- 文化建设:营造文化乡村,提升村民文化素养。
五、义务植树与生态文明建设
滁州市积极倡导义务植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主要内容包括:
- 增强意识: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践行绿色发展。
- 广泛参与:全民义务植树,推进国土绿化。
- 共同守护:保护绿色家园,维护生态环境。
六、总结
滁州市通过林长制改革、生态建设、美好乡村建设、义务植树等措施,成功打造了宜居宜游的绿色家园。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奠定了基础。未来,滁州市将继续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