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丹东市,位于中国东北部,鸭绿江畔,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近年来,丹东市致力于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使得鸭绿江及其周边水域成为了碧水清流的典范。本文将深入探讨丹东水生态的绿色秘境,解析其保护与修复的成功之道。
一、丹东水生态现状
丹东市地处鸭绿江中下游,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根据2022年水资源数据,丹东市地表水资源量为118.6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9.8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120.39亿立方米。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丹东市总供水量为8.187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量占比高达90.7%。
二、丹东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
1. 入河排污口排查登记
为加强水环境管理,丹东市生态环境局宽甸分局开展了入河排污口排查登记工作。执法人员通过徒步现场踏勘,详细记录每个入河排污口的名称、编码、排污口类型、排放去向等信息,并做好定位、拍照等相关工作。
2. 水体整治行动
官仓街道持续推进水生态修复,通过强化责任担当、全面排查整改,实施截污纳管、底泥清淤、生态护岸等综合治理工程,有效维护和改善水环境质量。
3. 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
丹东市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扎实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安全利用,促进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持续改善。
4. 生态修复与长效机制
庙镇人民政府与市水利管理事务中心等部门开展宣传活动,普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同时,组织各级河长和爱水护河志愿队伍对辖区内的河道进行巡查,维护河道生态环境。
三、丹东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
1. 水质改善
通过一系列保护与修复措施,丹东市水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鸭绿江及其周边水域水质清澈,水生物种类丰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2. 生态效益
丹东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不仅改善了水质,还提升了周边生态环境。鸟类、鱼类等生物种类增多,生态效益显著。
3. 社会效益
丹东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优美的生活环境,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四、丹东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启示
丹东市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以下是一些启示:
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公众参与: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形成全民共治的良好氛围。
科学治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长效机制,确保工作持续开展。
结语
丹东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为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努力,共同守护碧水清流的绿色秘境,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