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这座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的城市,正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绘就一幅生态保护的宏伟蓝图。本文将深入解读德阳市生态保护规划,探讨其发展策略、实施路径以及未来展望。
一、规划背景与目标
德阳市生态环境局于2025年3月19日召开的媒体通报会上,对《美丽德阳建设规划(2024—2035年)》进行了详细解读。该规划是在国家及省级政策指导下,结合德阳市实际情况制定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旨在到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德阳,实现生态空间与生产、生活空间的衔接融合,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
1.1 规划背景
- 国家政策支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以及省委、省政府印发《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为德阳市生态保护规划提供了政策依据。
- 地方实际需求:德阳市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实力强劲,环境质量提升显著,自然景观独特,文化底蕴深厚,具备良好的生态保护基础。
1.2 规划目标
- 生态空间优化:实现生态空间与生产、生活空间的衔接融合,构建“两山七水”格局。
- 绿色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提高绿色产业比重。
- 环境质量提升: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 文化传承创新:传承德孝文化、三国文化、三线建设工业文化,打造特色山地旅游发展带。
二、发展策略与实施路径
2.1 发展策略
- 两步走策略:第一步,到2027年,实现美丽德阳建设初步成效;第二步,到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德阳。
- 六大任务:筑牢“两山七水”格局、建设中国装备科技城、打造新山水之城、建设天府后花园、守护世界三星堆、服务成德同城化。
- 27个美丽指标:系统部署美丽德阳建设的具体路径,涵盖生态、产业、环境、文旅等方面。
2.2 实施路径
- 生态保护: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管控。
- 绿色发展: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发展清洁能源,支持园区循环化发展和低碳转型。
- 环境治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 文化传承:传承德孝文化、三国文化、三线建设工业文化,打造特色山地旅游发展带。
- 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生态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三、未来展望
德阳市生态保护规划的实施,将为该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未来,德阳市将致力于以下方面:
- 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 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培育绿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管控。
-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德阳市生态保护规划新篇章的开启,将为该市乃至四川省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