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被誉为江西省内最绿的地方之一。近年来,东乡区通过实施生态养殖模式,不仅改善了稻田生态环境,还实现了增产增收,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生态养殖模式概述
东乡区的生态养殖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水稻-鸭共作:利用鸭子在稻田中捕食杂草和害虫,同时鸭粪作为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 水稻-鱼共作:在稻田中养殖鱼类,鱼类排泄物为水稻提供养分,同时鱼类还可以捕食稻田中的害虫。
- 水稻-虾共作:在稻田中养殖青虾,青虾的生长对稻田生态环境有益,同时青虾的收获也为农户带来额外收入。
生态养殖模式的优势
- 提高产量:生态养殖模式能够有效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 改善土壤质量:鸭粪、鱼粪等有机肥料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水稻生长。
- 增加收入:生态养殖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水稻产量,还可以通过养殖鱼类、鸭子、虾等获得额外收入。
- 保护生态环境:生态养殖模式有助于保护稻田生态环境,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东乡早稻田的生态养殖实践
- 拿溪村:拿溪村采用“渔稻共生”生态有机种养模式,村民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方式参与有机水稻种植,每亩年增收近千元。
- 虎圩乡陈塘村何张组:何张组通过高标准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建立了120余亩高标准蔬菜基地,带动周边群众种植有机蔬菜,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
- 岽军村:岽军村采用“水稻-禾虫鸭”生态种养模式,不使用除草剂和合成农药,力求种出高品质的有机稻米,实现“一地三收”的循环农业。
总结
东乡早稻田的生态养殖模式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通过生态养殖,不仅提高了产量和收入,还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未来,应进一步推广生态养殖模式,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