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谷雨时节,大地回暖,万物生长。茂县,这个位于四川省的羌族聚居地,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民族文化,正在书写着生态农业的新篇章。本文将深入探讨茂县在生态农业领域的创新与实践,揭示其如何通过“双线并进”的策略激活产业提质新动能。
复合种植:“一地双收”的生态经济协同增效
大豆苹果复合种植试验示范
茂县种子管理站近期在农作物种植模式创新与良种推广领域“双线并进”,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大豆苹果复合种植试验示范。这项试验在海拔1633米的凤仪镇上南庄村开展,针对当地特色果园生态,优选8个大豆新品种进行间作配置。
优化作物空间布局
通过优化作物空间布局,试验田土地利用率大幅提升,实现了“树上结苹果、树下收大豆”的立体农业效益。这种复合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产出,还带来了生态经济效益的协同增效。
改善土壤肥力
作为固氮作物,大豆根系根瘤菌可固定空气中氮素,改善土壤肥力,为苹果树提供天然养分,提升苹果单产和优果率。同时,复合种植模式使地表植被覆盖率得到提高,有效减少水土流失。
玉米定苗:“科学疏理”夯实根基
高原中熟组玉米区域试验定苗
茂县种子管理站同时启动了高原中熟组玉米区域试验定苗工作。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开展“一对一”指导,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精准确定留苗密度。
精准定苗技术
通过去除弱苗、病苗、杂苗,保留健壮幼苗,使单株平均光照面积增加、根系生长空间拓展。这种“科学疏理”的定苗方法,为玉米的生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试验田长势喜人
目前,已完成定苗的试验田呈现“苗齐、苗匀、苗壮”的长势,叶片浓绿,且未发现明显病虫害现象。农户们对这种新的种植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
未来展望
三级联动机制
茂县将建立“科研试验-示范推广-农户应用”三级联动机制,扩大大豆苹果套种示范面积,配套研发专用农机具,推动模式向全县果园延伸。
玉米种植提质增效
另一方面,茂县将建立玉米苗情动态监测体系,集成“良种良法良机”标准化栽培技术,辐射带动玉米种植提质增效。
结语
茂县在谷雨时节展现出的生态农业新篇章,不仅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茂县的生态农业之路将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