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周宁,一群默默无闻的绿色生态守护者,正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绿色与生机。他们不仅是大自然的守护者,更是生态文明的践行者。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贵州周宁的绿色生态守护者们的故事。
一、从荒山到金山:黄振芳的家庭林场
周宁县黄振芳家庭林场的故事,是周宁绿色生态守护者精神的缩影。1983年,年过半百的黄振芳带领家人承包了50亩荒山,开始了植树造林的艰辛历程。通过“以短养长”的方式,他们在林中套种马铃薯、玉米,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短短3年,黄振芳的家庭林场面积就达到了1207亩,成为宁德唯一的全省造林大户。
二、三库”绿色生态理念:习近平同志的指引
1988年至1989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三次深入后洋村黄振芳家庭林场调研,并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出了“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的绿色发展理念。这一理念成为周宁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科学指引,为周宁的绿色生态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林下经济:绿色生态的“钱景”
在黄振芳家庭林场的示范带动下,周宁县深入践行“三库”绿色生态理念,培育了黄振芳式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300多家。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林地面积达9.55万亩,总产值超过3亿元,从业人数超过1万人。林下经济成为周宁绿色生态发展的一大亮点。
四、生态守护者:刘志敏与黄精种植
在周宁县正禄家庭林场,漫山遍野的黄精长势喜人。林场负责人刘志敏,通过学习黄振芳家庭林场模式,充分利用林下空间,成功地将黄精种植发展成为一项优势产业。刘志敏表示,黄精种植从选种、移栽、除草、除虫到采挖,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致的呵护。
五、生态守护者的故事:龙春花与张家祥
在贵州,还有许多像龙春花和张家祥这样的生态守护者。龙春花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的一名苗族乡村医生,她与乡村教师龙昌海一起,带着村里的孩子捡拾垃圾,持续开展环保宣传,用自己的行动影响村民,守护美丽家园。张家祥则是贵州省安顺市一名行走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销售员,他利用业余时间巡河、拍摄记录河流,为保护水源贡献力量。
六、坚守自然保护的英雄:赵德令与盛明芬
在贵州道真的大沙河自然保护区,护林员夫妇赵德令和盛明芬选择了坚守岗位。他们驻守在沿途蜿蜒的坡路上的森林防火检查站,全年无休、全天候地进行监视和管理。夫妻二人交替负责这近7000亩的保护区,用脚步丈量河流,镜头记录河流,守护着这片绿色家园。
七、天保”护林员郑发明:45年坚守只为守护那抹绿
郑发明是贵州的一位“天保”护林员,他45年如一日,坚持每天巡山、种树、保林,守护着15000多亩青山。郑发明表示,他要把自己的人生献给苍翠群山,守护着心中的那抹绿。
八、贵州公益林管理成效显著
近年来,贵州省在公益林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八千多万亩公益林宛如一道绿色长城,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守护者。这些公益林为贵州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提供了坚实保障,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九、结语
贵州周宁的绿色生态守护者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生态文明的理念。他们不仅是大自然的守护者,更是生态文明的践行者。让我们向这些绿色生态守护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