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华电周宁水电作为我国水电事业的重要代表,不仅在电力生产上取得了显著成绩,更在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本文将深入解析华电周宁水电生态机组背后的绿色智慧,展现其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创新实践。
一、项目背景
华电周宁水电项目位于福建省周宁县,是华电集团在福建省的重点水电项目之一。该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总装机容量达12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4亿千瓦时。项目自2016年投产以来,已成为福建省内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
二、生态机组设计
华电周宁水电项目在生态机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鱼类增殖放流技术
华电周宁水电项目攻克了高寒高海拔地区鱼类增殖放流技术难题,成功实现了金沙江特有珍稀鱼苗的人工增殖放流。项目建成以来,累计放流约523万尾金沙江特有珍稀鱼苗,对促进金沙江上游水域生物种类恢复、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重要作用。
2. 鱼类增殖站建设
项目在金沙江上游建成万里长江第一级鱼类增殖站和西藏最大的鱼类增殖站,为鱼类增殖放流提供了有力保障。
3. 水库生态调度
项目采用水库生态调度技术,优化水库运行方式,确保下游河道生态流量,为下游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三、绿色智慧应用
华电周宁水电项目在绿色智慧应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智能化监控系统
项目采用智能化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水库水位、水质、水温等参数,确保水库运行安全、稳定。
2. 水资源优化配置
项目通过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水资源浪费。
3. 清洁能源利用
项目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水资源,采用清洁能源发电,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华电周宁水电项目在实现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经济效益
项目自投产以来,累计发电量约5.4亿千瓦时,为我国电力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
2. 社会效益
项目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同时,项目在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为我国水电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五、总结
华电周宁水电项目在生态机组设计、绿色智慧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华电将继续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为我国水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