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建阳区作为福建省南平市下辖的一个区,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实施一系列关键举措,建阳区成功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绿色转型。本文将深入解析建阳绿色转型的五大关键举措,以期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深化生态立区战略,提高森林覆盖率
1.1 制定森林覆盖率目标
建阳区坚持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将森林覆盖率作为衡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2016年度,建阳森林覆盖率达到76.38%,超过南平市政府下达的“十三五”期间目标值。
1.2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为提高森林覆盖率,建阳区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2016年,建阳完成植树造林面积29878亩,占下达任务的100.9%。
1.3 严格保护森林资源
建阳区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严厉打击乱砍滥伐等违法行为。从2013年开始,每年按10%的比例逐年递减商品林木的采伐量,近几年实际采伐量与上级下达计划相比较,累计减少间伐面积0.61万亩,减少商品材采伐量13.74万立方米。
二、推进城乡景观化,打造绿色家园
2.1 优化城乡绿化布局
建阳区通过优化城乡绿化布局,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见公园”的绿色景观。近几年来,新增城市公园面积3000多亩,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455公顷,绿化覆盖率44%,绿地率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6平方米。
2.2 实施绿色通道、绿色集镇、绿色村庄(社区)建设
建阳区积极推进绿色通道、绿色集镇、绿色村庄(社区)建设,使绿色景观遍布城乡。
三、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实现“绿”变产业
3.1 发挥旅游资源优势
建阳区充分发挥麻阳溪、仙牛湾等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3.2 打造旅游景点
建阳区沿麻阳溪建设文化旅游度假区,同时加大楠木林国家3A旅游景区、德懋堂、九龙山庄等旅游景点的宣传力度,吸引了大量游客。
四、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保障土壤环境安全
4.1 建立土壤风险防控体系
建阳区建立土壤风险防控体系,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
4.2 全力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建阳区全力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保障土壤环境安全。例如,宏旗电器污染场地修复项目,通过污染土壤清挖、破碎筛分、添加固化、稳定化药剂并养护、异地阻隔填埋等,将原来污染的废地变成可利用的商业服务用地。
五、加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5.1 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阳区因地制宜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绿色牵引、产业为媒、创新赋能,促进竹林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
5.2 开展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阳区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为全国提供有益借鉴。
总结
建阳区通过实施五大关键举措,成功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绿色转型。这些举措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有助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