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江西省,地处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近年来,江西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赣鄱大地逐渐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亮点。本文将从江西省生态保护的政策措施、实践经验和发展成果三个方面,揭秘赣鄱大地绿色发展之路。
一、生态保护政策措施
- 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建设
江西省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模式。2016年,江西省获批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江西省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建立以细颗粒物、臭氧双控双减”为核心,兼顾温室气体的大气多污染物协同减排防控体系;统筹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利用,加强全流域系统保护治理;推动建立查、防、控、治、评”五位一体的土壤生态环境全链条闭环监管机制。
- 生态补偿机制
江西省不断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长效治理机制。例如,河长制实施后,河道范围内的养殖基地、采砂场、化工厂等逐步退出,有效保护了河流水质。
二、生态保护实践经验
- 山江湖工程
山江湖工程是我国大流域治理实施环境与发展”协调战略的先河。自1983年起,江西省开始实施山江湖工程,通过治湖、治江、治山、治穷”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与实践,为江西成为全国最绿省份之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首个生态经济区,旨在通过生态保护、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手段,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生态保护、产业转型、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 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
江西省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省份之一,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工作。例如,从加快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着力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到制定省级GEP核算统计报表制度,持续推进全省生态产品信息共享与GEP核算平台建设,江西在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生态保护发展成果
-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近年来,江西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省优良天数比例95.3%,PM2.5浓度31微克/立方米。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以上,位居全国第二位;全省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7.7%。
- 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江西省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目前,江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3%;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9.1%,同比去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旅游总人数1865万人次。
-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成果丰硕
江西省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全省共有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3个。
结语
赣鄱大地绿色发展之路,是一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江西省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努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