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江西省,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被誉为“绿色家园”。近年来,江西省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守护这片绿色家园,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将揭秘江西生态保护背后的故事。
生态红线的划定与实施
1. 生态红线的划定
江西省按照国家部署,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2021年,作为全国试点,江西省开展“三区三线”试划,相关成果于2022年10月最终完成,获国家批复实施。
2. 生态保护红线的实施
江西省生态保护红线共划定4.12万平方千米,涵盖全省4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主要分布在赣北(长江江西段沿岸)、鄱阳湖自然保护区、赣江源—东江源—北江源地区、赣东—赣东北山地森林生态屏障、赣西—赣西北山地森林生态屏障、赣南山地森林生态屏障以及省内主要五河(赣、抚、信、饶、修)源头区及重要水域。
生态保护红线带来的成效
1. 生态环境改善
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和实施,使江西省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6.23%,列全省第一,全国设区市前十;各类林业自然保护地115个,数量居全省第一。
2.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保护红线为江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重要保障。如资溪县森林覆盖率达87.3%,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最高达36万,全县主要河流水质保持稳定。
3. 经济社会发展
生态保护红线为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绿色动力。江西省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如沙湾村,村民通过养蜂等生态产业,收入显著提高。
生态保护红线背后的故事
1. 守护者
在江西省,有许多生态保护工作者默默奉献,守护着这片绿色家园。如齐云山的护林员们,用行动诠释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坚守。
2. 生态补偿机制
江西省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如金溪县,通过高标准建设生态高新产业园、创新生态修复模式等措施,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3. 社会参与
江西省鼓励社会参与生态保护,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如章贡区,通过创新生态修复模式、扮靓生态家园等措施,让更多市民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
结语
江西生态红线的划定与实施,为守护这片绿色家园,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未来的发展中,江西省将继续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绿水青山永驻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