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是近年来中国提出的重要理念,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常纪文,作为一位环境保护领域的专家,在推动生态文明理念写入宪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详细解读常纪文在这一领域的贡献及其推动生态文明理念写入宪法的历程。
一、常纪文的背景与贡献
1. 常纪文的背景
常纪文,男,1958年出生于山东省。他曾任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现任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常纪文在环境保护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曾发表过多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
2. 常纪文的贡献
常纪文在推动生态文明理念写入宪法方面做出了以下贡献:
- 提出生态文明理念:常纪文首次将生态文明理念提出,并将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 推动环保立法:常纪文积极推动环保立法,主持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多部环保法律法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
- 倡导绿色发展:常纪文倡导绿色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消费革命,助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理念写入宪法的历程
1. 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绿色理念即为生态文明建设。
2. 生态文明理念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18)》
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18)》,将生态文明理念写入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倡导绿色、循环、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3. 常纪文推动生态文明理念写入宪法
在生态文明理念写入宪法的过程中,常纪文发挥了关键作用。他积极向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汇报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推动将生态文明理念写入宪法。
三、生态文明理念写入宪法的意义
生态文明理念写入宪法具有以下意义:
1. 提高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地位
将生态文明理念写入宪法,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战略,提高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地位。
2. 强化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生态文明理念写入宪法,有助于强化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3.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
宪法修正案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进程。
四、总结
常纪文在推动生态文明理念写入宪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生态文明理念写入宪法,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深入贯彻生态文明理念,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大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