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川渝两地,山水相连,生态环境息息相关。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不断发展,两地生态环保协作日益深入,共同构建长江上游的生态保护大格局,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本文将揭秘川渝生态环保协作的历程、成果及未来展望。
川渝生态环保协作历程
早期合作
2006年,四川省环保部门与重庆市环保部门达成环境保护合作协定,建立5项合作机制,共同维护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安全。
深化合作
2007年,川渝两地启动区域联动机制,联合监控两江水质,严防上游段饮用水源污染。
双城经济圈建设
2016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川渝两地生态环保协作进入新阶段。
川渝生态环保协作成果
生态共建
- 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川渝两地共同打造一批以水体、道路为骨架的生态廊道,形成多方位协同的生态保护网络。
- 生态修复:推进三峡库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长江沿岸两岸青山·千里林带”等生态修复项目。
污染共治
- 大气污染防治:川渝毗邻区域开展大气污染联动帮扶,共同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科研项目。
- 水污染防治:签订长江流域川渝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设立川渝流域保护治理资金;开展琼江、涪江等重点流域巡查。
协同执法
- 生态环境联合执法:对涉VOCs企业开展现场执法检查,发现并处理环境问题。
- 跨区域执法:开展跨界流域督察协调联动试点,推进流域问题整改。
川渝生态环保协作未来展望
继续深化合作
- 完善合作机制:加强川渝两地生态环境部门合作,建立更加完善的生态环保协作机制。
- 拓展合作领域:在生态修复、污染治理、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拓展合作领域。
加强科技创新
- 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 人才培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培养,为川渝生态环保协作提供人才支撑。
提高公众参与
- 宣传教育: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 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保活动,共同守护绿色家园。
结语
川渝生态环保协作是两地共同构建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在未来的发展中,川渝两地将继续携手共进,共建绿色家园,共筑美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