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川渝地区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经济带,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川渝两地通过联合执法,共同守护绿水青山,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揭秘川渝生态环保执法的举措和成果,展现两地如何共建美丽家园。
川渝生态环保执法的背景
川渝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但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挑战。为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川渝两地于2020年首创成立跨省市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协调解决跨区域、跨流域、跨部门的重难点问题,推动跨界河流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
川渝生态环保执法的举措
1. 联合执法机制
川渝两地建立了联合执法机制,包括联合巡河、暗访、曝光等,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500余人次,发现并推动解决环境问题2000余个,查处违法行为150余起。
2. 跨区域合作
川渝两地积极开展跨区域合作,共同编制印发《铜钵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川渝联防联治方案》,推动流域治理、环境综合整治等关键环节的协同保护。
3. 生态修复工程
川渝两地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如铜钵河治理、长江十年禁渔等,有效改善了河流生态系统和沿河农村人居环境。
4. 民众参与
川渝两地鼓励民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通过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志愿服务等活动,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
川渝生态环保执法的成果
1. 水质达标率提升
川渝地区25个跨界河流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了100%,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美丽的河湖。
2. 生态环境改善
川渝两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等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3. 民众幸福感提升
川渝地区民众的幸福感显著提升,生态环境的改善为民众提供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总结
川渝生态环保执法通过联合执法、跨区域合作、生态修复工程和民众参与等举措,有效守护了绿水青山,共建了美丽家园。未来,川渝两地将继续加强生态环保执法,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