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两地,地处长江上游,肩负着守护长江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川渝两地政府携手共进,创新联防联控机制,共同描绘了一幅“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
创新联防联控机制
跨省际川渝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
川渝两地在全国首创设立跨省际川渝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治理。双方互派干部五批,常驻30人次,轮流举办基层河长能力提升培训五期530人次,有力推进跨界河流保护治理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跨界河流联防联治模式
川渝跨界河流联防联治模式荣膺2020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国家发展改革委总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跨区域协作典型经验、成渝地区协同发展创新案例,入选2024年度四川改革典型案例,收录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蓝皮书》。
建立健全制度体系
川渝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合作协议
川渝两地签署《川渝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发布《川渝跨界河流管理保护联合宣言》,在联合巡查、联合治理、联席会议、联合执法、信息共享、问题处置、人才培养等10个方面深化合作,签署河湖长制合作协议100余份。
联合巡查、联合治理
川渝两地联合制定川渝河长制年度工作要点,开展联合巡查、联合暗访等工作,协同处置跨界河流重难点问题,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巡河活动与执法行动
跨界水域巡河活动
川渝两地多次开展交界水域联合巡河,共同维护交界水域生态平衡。通过实地巡查与问题交办,两地为长江流域生态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联合执法
川渝两地开展联合执法,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通过整合两地执法力量,打破行政壁垒,形成监管合力,为推进长江流域共治、共建、共护提供了坚实保障。
成效与展望
水质达标率提升
截至目前,长江干流川渝段年均水质稳定达到II类水平,25个川渝跨界河流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较实施川渝联合河长制前提高4个百分点。
治理案例
铜钵河流域、南溪河流域等治理案例,展示了川渝两地携手加强跨界河流联防联控的显著成效。
未来展望
川渝两地将继续深化合作,加强流域协同治理,共同守护碧水清流,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