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东湖山公园,作为德阳市区的一颗绿色明珠,近年来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将深入探讨东湖山公园的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项目,揭示其如何从一片自然风光转变为城市绿肺的新生典范。
一、项目背景
东湖山公园位于德阳市东部,成渝环线高速德阳出口附近,总面积约93.6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16.7万平方米。公园内山水相抱,植被茂密,岸线蜿蜒,是德阳重要的生态绿肺。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公园的生态环境和功能逐渐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
二、生态修复策略
为了提升公园的生态环境,设计团队采用了四大策略:
1. 营造静谧休闲空间
对公园内现有建筑(如东山书院、艺术中心等)进行提升改造,植入孔子课堂国学体验、艺术书法绘画展、儿童研学、潮扇制作体验等业态。增设滨水城市书屋,改造知青部落、运动广场等区域,为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休闲空间。
2. 完善多样慢行空间
增设2.8公里环湖游步道,改造5.8公里半山游步道,丰富登山游步道2.4公里,形成11公里的慢行空间,满足市民亲水的愿望。
3. 打造开合植物空间
对公园内植物进行梳理,保留大树,打造水杉密林、樱花绿洲、银杏大道、蓝花楹台四处特色植物空间,形成开合有致的植物空间。
4. 建设丰富滨水空间
对水库大坝进行改造,提升市民在水库大坝的观水感受;对趣味沙滩进行升级,植入休闲餐饮和沙滩排球、日光浴场、无边界戏水池等新的休闲场景,丰富公园滨水空间。
三、项目实施
1. 植物梳理与补植
在尊重原生植被的基础上,对公园内植物进行梳理升级。梳理杂灌,保留大树,对裸露区域进行补植,形成开合有致的植物空间。
2. 游步道提升与修复
提升现状游步道5.6公里,修复3.7公里林间支路,形成近10公里的慢行空间。
3. 新增建筑与景观节点
新增建筑临湖月楼,与水杉林栈道通过花树组团及园路有机串联;对趣味沙滩进行升级,植入儿童游乐与休闲餐饮等新场景新业态。
4. 景观结构优化
改造提升形成1环、2带、多景的景观结构,完善公园基础功能配套,提升东湖山公园使之成为一个休闲与生态价值并存的地区性公园。
四、项目成效
通过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东湖山公园焕发出新的生机。公园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市民休闲空间得到拓展,成为德阳市区的一处亮丽风景线。
五、未来展望
东湖山公园将继续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公园品质,为市民提供更加美好的休闲环境,成为德阳市区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