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郭勒,这座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的城市,曾经是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基地。然而,在经历了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之后,霍林郭勒市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了从“黑色”到“绿色”的华丽转身。本文将深入揭秘霍林郭勒市生态环境调查背后的绿色奥秘。
一、历史背景与挑战
霍林郭勒市地处内蒙古高原东南部,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然而,长期以来的粗放式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严重。面对这一挑战,霍林郭勒市积极寻求转型升级,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
二、政策推动与措施实施
1. 政策推动
霍林郭勒市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整改工作方案》和《绿色矿山建设方案》等,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2. 措施实施
(1)植被恢复
在植被选择上,霍林郭勒市采取了草、灌、乔多层种植的方式,确保实现固化土壤、防止水土流失、让矿山绿起来的目标。通过覆土整形、土壤改良、植被重建、节水灌溉等工程措施,实现了优势互补,打造了自维持、免维护的自然生态系统。
(2)技术应用
霍林郭勒市在生态修复治理过程中,开展了气候土壤分析、植被品种驯化、幼苗培育、苗株移植试验、灌溉设施布设等工作,探索建设生态修复科技园,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成效显现
1. 空气质量改善
据环保部门数据显示,霍林郭勒市在2019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到93.3%,较去年同期增长14天。沙尘天数也由过去45年的年均15.3天,下降到近三年的5.1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
2. 生态修复治理率提高
霍林郭勒市所有矿山均实现生态修复治理率100%,地表腐殖土利用率100%,水土流失治理率95%,植被覆盖度90%,为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未来展望
霍林郭勒市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不久的将来,霍林郭勒市定将谱写出更加辉煌的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