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江西省南昌市作为江西省的省会,近年来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监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将揭秘南昌如何利用先进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守护绿水青山。
南昌航空一号卫星:开启“天眼”守护模式
2025年5月17日,江西省首颗自主发射的生态环境监测卫星——南昌航空一号成功发射入轨。这颗卫星由南昌航空大学携手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研制,成为全国首颗专为大型湖泊生态监测打造的遥感卫星。
技术优势
南昌航空一号卫星采用了多光谱与SAR遥感融合技术,通过定制化的光谱段选择以及快速成像任务响应系统,能够精准获取叶绿素a浓度、悬浮物分布、污染指数等多项关键数据。与传统监测手段相比,该卫星在时效性和覆盖面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
监测体系
南昌航空一号卫星搭载的异轨多源数据智能处理系统,具备水面面积动态测算、藻类生物量评估等17项核心指标的一体化分析能力,为水域生态环境的全面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卫星与低空无人机、地面监测站联动,形成水-陆-空立体化监测体系。
省级卫星数据政务治理平台:数据转化为治理效能
南昌航空一号卫星的配套开发的省级卫星数据政务治理平台,有助于提高卫星数据在政务领域的应用效率和管理水平。该平台将推动科研数据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政府部门的决策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遥感大数据服务体系:服务八大领域
南昌航空一号卫星的发射和应用,将构建起一个覆盖环保、水利、农业等八大领域的遥感大数据服务体系。该体系将与国家智慧城市发展战略紧密相连,积极服务数字江西建设,助力江西省在数字化时代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结语
南昌市通过发射南昌航空一号卫星,创新性地利用遥感技术,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精准监测和高效管理。这不仅为南昌市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在未来的发展中,南昌市将继续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为守护绿水青山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