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南平建瓯,一个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揭秘建瓯生态环境局如何守护碧水蓝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环境保护的背景
建瓯市地处闽江上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瓯市生态环境局肩负起守护碧水蓝天的重任。
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1. 强化流域监管
建瓯市生态环境局对全市主要河流进行严格监管,确保水质达标。具体措施如下:
- 完成全市164个入河排污口核查整治,消除污染源。
- 新建城区2个饮用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时监控水质变化。
- 完成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勘界立标工作,确保水源安全。
2. 补齐治理短板
建瓯市生态环境局从以下方面补齐治理短板:
- 推动全市污水管网改造,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 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全覆盖。
- 完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建设,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
3. 强化种养污染整治
建瓯市生态环境局采取以下措施强化种养污染整治:
- 关闭拆除生猪养殖场,削减生猪养殖总量。
- 完成规模畜禽养殖场填平补齐工程,建设区域性粪污处理中心。
- 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降低种养污染。
4. 创新生态巡查监管
建瓯市生态环境局创新生态巡查监管模式,实现高效巡查监管:
- 建立河道专管员、环保监管网格员等五员共治模式。
- 推动生态巡查迈进大数据时代,实现对河流、公路、森林保护、环境监管等方面的高效巡查监管。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
通过以上措施,建瓯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 2020年,全市3条主要河流6个水质评价断面水质状况为优,水质类别为类;15条小流域水质达到~类水质标准,达标率100%。
- 设区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98.4%,PM2.5平均浓度24微克每立方米,空气质量连续四年全省第一。
- 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比例达98.4%。
结语
建瓯市生态环境局在守护碧水蓝天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未来,建瓯市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