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桃树,作为我国古老的果树之一,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深受人们喜爱。了解桃树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对于提高桃树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桃树的生长结果习性、根系生长、芽的生长、枝梢的生长等方面,全面解析桃树的生态生物学特性。
一、生长结果习性
- 树性:桃树为喜光性小乔木,芽具有早熟性,萌芽力强,成枝力高。新梢在一年中多次生长,可抽生2-3次枝,幼年旺树甚至可长4次枝。干性弱,中心主干在自然生长的情况下,2年后自行消失;层性不明显,树冠较低,分枝级数多,叶面积大,进入结果期早,5-15年为结果盛期,15年后开始衰退。
- 寿命:桃树的寿命与选用的砧木类别、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水平有较密切的关系。
二、根系生长
- 根系特性:桃属浅根性树种,根系大部分为水平状分布。根系的扩展度大于树冠的0.5-1倍,深度只及树高的1/5-1/3,吸收根分布在离土表的40厘米以内,其中10-30厘米分布最旺。
- 土壤要求:桃的根上有明显的横形皮目,说明特别需土壤通气,空气在土壤中的含量要求达10%,空气含量在5%以上根才能生长。空气含量在2%以下,生长差,甚至窒息死亡。
三、芽的生长
- 芽的类型:桃的侧芽(腋芽),有单芽与复芽之别,单芽有叶芽与花芽,顶芽为叶芽。复芽有双复与三复,三复中间一般为叶芽,也有无叶芽的。
- 芽的饱满程度:同一枝上的芽饱满程度,单芽、复芽的数量与着生的部位是有差异的,这与营养、光照状况有关。
四、枝梢的生长
- 生长高峰:叶芽在春季萌发后,新梢即开始生长,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有2-3个生长高峰。第一个生长高峰在4月下旬-5月上旬,5月中旬逐渐减弱。第二个生长高峰在5月下旬-6月上旬,同时在该段时间新梢开始木质化,6月下旬新梢的伸长生长明显减弱。
- 生长规律:幼树及旺树上的部分强旺新梢还出现第三次生长高峰。
五、总结
了解桃树的生态生物学特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桃树栽培和管理,提高桃树产量和品质。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桃树的生物学特性,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如合理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以实现桃树的优质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