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特色生态小镇的建设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些小镇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核心,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也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成为了宜居宜业的新典范。
生态建设:绿色生活的基石
生态建设是特色生态小镇的核心。以广州市从化区良口镇为例,该镇立足生态资源禀赋与地域特色,围绕“百千万工程”建设要求,以美丽圩镇建设为突破口,在镇域经济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公共服务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
科学规划:良口镇编制了《良口镇(中心镇)乡镇建设规划(2024-2026年)》,以“生态赋能,智汇新界”为定位,构建起“一心两轴三片”的空间结构,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
攻坚突破:良口镇以“四项攻坚行动”为抓手,全方位改善镇域环境,如三线整治、垃圾治理、公厕管理、污水治理等,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宜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的关键
宜居环境是特色生态小镇的魅力所在。以蒙古营镇为例,该镇通过多措并举,深度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全面提升村镇建设水平。
绿化建设:蒙古营镇在植树造林、道路绿化等方面积极作为,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公共场地设施:优化公共场地设施布局,合理利用乡村空闲地、边角地等地带,拓展村民活动空间,大力推进口袋公园建设。
宜业发展: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
宜业发展是特色生态小镇的内在要求。以简阳市石钟镇为例,该镇立足生态优势,深挖文化底蕴,把准发展定位,打造独具特色的农体旅IP。
产业融合:石钟镇以“水陆联动、田园治愈、产村共生”为魂,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客群引流:把握天府国际机场投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多重机遇,确保项目规划、包装的差异化、协调联动。
案例分析:甘州区乌江镇、拜城县、查干沐沦苏木
甘州区乌江镇通过绿色生活、低碳环保主题宣传活动,推动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拜城县通过“四化”工程系统推进,构建起层次分明的生态网络体系。查干沐沦苏木通过“三色”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擦亮生态文明底色、厚植文化灵魂本色、壮大产业发展特色。
总结
特色生态小镇的建设,不仅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动力。未来,随着更多特色生态小镇的涌现,绿色生活将成为新趋势,宜居宜业将实现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