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生态村:绿色生活新典范,如何打造宜居乡村?
引言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生态宜居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目标。鹰潭市月湖区童家镇以其独特的生态资源和城乡融合发展模式,成为了绿色生活的新典范。本文将深入探讨鹰潭生态村如何打造宜居乡村,以及其背后的成功经验。
一、党建引领,凝心聚力促发展
鹰潭生态村的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童家镇积极健全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形成以北部里屋农业产业示范园、中部大塘卓胜体育运动中心及服装产业中心和童家蓬里宴、南部东川七星山庄为城乡融合发展三个中心点。通过党建引领,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乡村发展。
二、合理优化用地,激活沉睡资源
童家镇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行整合,将里屋农业产业示范园、童家蓬里宴、东川七星山庄等产业项目共计470.14亩土地入市,引进返乡创业客商投资1000余万元。此举不仅盘活了沉睡资源,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壮大乡村富民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童家镇鼓励村民将宅改拆除闲置宅基地盘活,打造现代生态农业旅游产业园。采取“企业合作社集体农户”发展模式,村民用土地入市收入参与产业园项目入股,通过龙头企业示范带动、渠道共享、解决就业、促进增收的方式,带动周边地区农民持续增收。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宜居乡村
江口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构建陆空立体交通格局,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以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为主攻方向,打造健康绿色生态宜居和美乡村。
五、因地制宜补短板,建设宜居和美乡村
江口县出台《江口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围绕整顿、完善、巩固、提高总体思路,加强底数摸排和经验总结,突出问题导向,进一步整合资源,补齐短板,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
六、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提升村民素质
鹰潭生态村积极发挥农村居民自主性,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树立正确的文化建设思想,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积极摒弃低俗文化。积极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拉近农村居民之间的关系,调动农村居民的文化建设积极性。
七、结语
鹰潭生态村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党建引领、资源整合、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等多方面举措,成功打造了宜居乡村的新典范。其成功经验为我国其他乡村提供了有益借鉴,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