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榆次区北田镇的晋中芊源农业公司,近期因其独特的“鱼菜共生”生态特色种养模式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模式不仅助农增收,更为绿色养殖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将深入揭秘榆次区北田镇“鱼菜共生”生态特色种养背后的绿色养殖秘密。
什么是“鱼菜共生”?
“鱼菜共生”是一种将水产养殖和水耕栽培完美结合的新型复合耕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养鱼的水经过微生物分解、过滤后作为“营养液”滋养循环池上种植的蔬菜,而蔬菜根系吸收水中的养分,水体得到净化后,又回流到鱼池,供鱼生长,实现科学的协调共生。
榆次区北田镇的“鱼菜共生”实践
1. 环境与设施
晋中芊源农业公司的鱼菜共生基地内,成群结队的鱼群在水池中游弋,一旁的水池上漂浮着嫩绿的蔬菜。基地内设有3座水产养殖温室,每个温室安装有10个养殖池,并搭配约200平方米的漂浮板种植槽及生物进化池。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使用,减少了用工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率。
2. 种植与养殖
种植槽主要种植水芙蓉和水翠,既能起到净化水的作用,也可供人食用。养殖池主要养殖本地畅销的无肌间刺鱼类,例如罗非、鲈鱼等品种。温室循环水系统的使用,保证了养殖过程中水温环境和水质的稳定,大幅降低鱼药使用率,提高鱼类成活率的同时,升级了鱼类口感和品质。
3.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榆次区北田镇的“鱼菜共生”模式,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还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3座温室年产鱼类约3万斤,年销售利润20万元。同时,该模式吸引了更多有志青年在农业领域大展身手,带动更多农民创业致富。
绿色养殖的秘密
1. 循环利用资源
“鱼菜共生”模式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和养分,实现了循环利用。养殖池中的废水经过微生物分解、过滤后成为蔬菜的营养液,而蔬菜的根系又能净化水体,为鱼类提供更健康的生活环境。
2. 减少环境污染
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鱼菜共生”模式大大减少了鱼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了环境污染。同时,种植的蔬菜能有效吸收水体中的养分,进一步净化水质。
3. 提高资源利用率
“鱼菜共生”模式实现了水资源、养分和空间的充分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在有限的土地上,同时实现了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
总结
榆次区北田镇的“鱼菜共生”生态特色种养模式,为绿色养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资源利用率,这种模式不仅助农增收,还为我国农业产业全面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