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溪县,位于江西省东部,武夷山脉西麓,以其87.7%的森林覆盖率被誉为赣东边陲的绿色明珠。近年来,资溪县在生态保护与价值实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中心评估在揭示其生态价值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资溪生态价值评估的背景、方法和成效。
一、背景:生态立县,绿色发展
资溪县自2002年起确立了“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关闭了180多家高污染企业,致力于保护其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然而,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成为资溪县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方法:中心评估,科学量化
1. 生态资源收储
资溪县建立了由财政和项目资金支持的生态资源运营管理平台,对生态资源、产业、文化、品牌等价值进行确权和评估,形成优质生态资源资产包。这一过程类似于商业银行的“存贷”理念,将分散的生态资源集中起来,进行科学管理和评估。
2. 生态价值核算
资溪县与中科院合作,全面收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基础数据,明确试点方案并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通过生态价值核算,资溪县能够量化其生态资源的价值,为后续的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资溪县通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产品,如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等,实现生态价值的变现。
三、成效:绿色密码,助力发展
1. 生态资源资产化
通过中心评估,资溪县的生态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实现了从资源到资产的转变。例如,森林覆盖率从2002年的70%提升至87.7%,森林资源价值得到显著提升。
2. 生态产业蓬勃发展
资溪县依托其丰富的生态资源,发展了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竹木加工等生态产业,实现了生态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据统计,2022年资溪县森林康养旅游综合收入超过32亿,占全县GDP比重的57%。
3. 生态价值变现
资溪县通过中心评估,实现了生态价值的变现,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绿色动力。例如,罗山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在资溪县承包山林面积800余亩,通过中心评估获得了林下经济收益权证,并通过林下经济收益权贷款解决了资金周转难题。
四、总结
资溪县生态价值评估中心在揭示其生态价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资溪县成功地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