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溪县,位于江西省东部,武夷山脉西麓,是一个以生态农业著称的县份。近年来,资溪县以其独特的生态农场模式,引领了绿色农业的新潮流。本文将深入探讨资溪县的生态农场发展历程、成功经验以及其对绿色农业的推动作用。
一、资溪生态农场的发展历程
资溪县自2002年起,确立了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经过多年的努力,资溪县成功关闭了高污染企业,整顿了石材、木竹粗加工企业,淘汰了食用菌、山羊养殖等产业,坚决拒绝与发展生态旅游不相符的产业项目。这些举措为资溪县的生态农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生态保护与修复
资溪县通过关闭高污染企业和整顿加工企业,成功降低了环境污染,为生态保护与修复创造了条件。经过19年的精心呵护,资溪森林覆盖率递增至87.7%,空气质量显著改善,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2. 绿色产业体系建设
资溪县以全域生态旅游为首位,以面包产业、木竹精深加工、有机农业为主导,逐步形成了“1+2+2”绿色产业体系。2020年,资溪县绿色产业实现产值40.5亿元,占全县GDP的90%以上。
二、资溪生态农场的成功经验
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资溪县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于2020年8月28日挂牌成立“两山银行”。通过资源收储、资本赋能和市场化运作,构建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机制,做大生态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 绿色金融贷款
截至2023年9月,资溪县实现绿色金融贷款29.3亿元,为生态农场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3. 科技赋能
资溪县积极引进和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以竹代塑技术、鱼菜共生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兴农业模式在资溪县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资溪生态农场对绿色农业的推动作用
1. 生态效益
资溪生态农场的发展,有效提高了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2. 经济效益
资溪生态农场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提高了农业产值,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 社会效益
资溪生态农场的发展,提高了公众对绿色农业的认识,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总结
资溪县生态农场的发展,为我国绿色农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新时代背景下,各地应借鉴资溪经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