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闽东地区,地处福建省东北部,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近年来,闽东乡村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走上一条生态与发展的和谐共生之路。本文将从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探讨闽东乡村绿色振兴的实践与经验。
一、生态保护:守护绿水青山
闽东乡村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绿色振兴的首要任务。以下是几个关键点:
1. 绿化工程
宁德市在1987年启动绿化工程,提前完成消灭荒山任务。截至目前,宁德市森林覆盖率已达69.98%,位居中国大陆沿海设区市之首,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2. 生态县(市、区)建设
宁德市9个县(市、区)全部通过省级生态县(市、区)考核验收,成为福建省第三个完成全覆盖的设区市。
3. 红树林保护
宁德市在福鼎、霞浦、福安、蕉城等地共组织开展红树林造林项目18个,项目造林面积达9985.89亩,营造修复红树林1.9万亩。
二、产业发展:打造特色经济
闽东乡村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实现绿色发展。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
1. 林下经济
宁德森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上竹洋村开发竹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通过加工生产、康养旅游和竹文化开发,实现乡村振兴。
2. 特色水果产业
蕉城区着力建设宁古线高山猕猴桃标准化种植区、沿海晚熟荔枝种植区、霍童溪流域优质柑橘核心区等三大特色水果产业带。
3. 乡村振兴产业园
芹太坵村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建立乡村振兴产业园,种植中药材,增加村民收入。
三、文化传承:弘扬传统美德
闽东乡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文化传承,弘扬传统美德。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
1. 红色旅游资源
宁德市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如摆脱贫困主题展览、下党乡、赤溪村等108个党史学习教育参观点。
2. 红色文化产业链
将周宁后洋村、梧柏村、芹太坵村和方广寺等四个红色景点与玛坑乡万亩茶叶观光园连成一条红色文化产业链。
四、结论
闽东乡村在绿色振兴之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实现了生态与发展的和谐共生。未来,闽东乡村将继续巩固和发展绿色振兴成果,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