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农业产业升级相结合,为农民开辟了更为宽广的致富之路。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农村生态强,致富路更宽的路径。
1. 生态种养模式
1.1 生态种植
- 生态种植模式:通过在农田中种植“益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如福州闽清锦东橄榄园,采用生态种植模式后,橄榄品质和产量均有显著提升。
- 案例:福州的多数农户和企业已形成共识,推进绿色种养,增加绿色农产品供给,实现绿色生活。
1.2 生态养殖
- 生态养殖模式:如贵州黎平县双江镇吕孖村的生态水库养鱼,通过“人放天养”,保护水域生物多样性,实现经济、生态效益双丰收。
- 案例:吕孖村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养鱼,2022年开始探索生态水域天然养鱼模式,扩大养殖范围,实现经济、生态效益双丰收。
2. 高标准农田建设
2.1 平整田地
- 平整田地:通过平整田地,将小块田地整合成大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案例:福州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块块小田变大田,提高土地效益。
2.2 修机耕路、通灌溉水渠
- 修机耕路、通灌溉水渠: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 案例:永泰、福清、罗源等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解决单一种植土壤肥力下降、虫害增多的问题。
3. 生态农业发展机制
3.1 推动绿色发展
- 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建设永泰、福清、罗源国家级、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形成绿色可持续增长新动能。
- 案例:福州正积极探索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机制,推动形成绿色可持续增长新动能。
4. 生态农产品市场
4.1 绿色产品需求
- 绿色产品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健康、有机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 案例:晋安宦溪镇鹅鼻村的鹅鼻萝卜,因品质优良而受到市场欢迎。
4.2 生态品牌建设
- 生态品牌建设:通过打造生态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 案例:贵州黎平县双江镇吕孖村的生态水库养鱼,出产的大米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深受市场欢迎。
5. 生态旅游
5.1 生态旅游资源
- 生态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
- 案例:休宁汪村镇田里村依托生态优势,发展泉水鱼特色养殖产业,并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向文旅领域延伸。
5.2 生态旅游项目
- 生态旅游项目:如鱼博馆、鱼宴体验等文旅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案例:汪村镇田里村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开发鱼博馆、鱼宴体验等文旅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总之,农村生态强,致富路更宽。通过生态种养、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农业发展机制、生态农产品市场以及生态旅游等途径,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农业产业升级相结合,为农民开辟了更为宽广的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