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解决社区内部的共生关系,实现居民、社区、政府等多方利益的平衡与和谐。以下是对社区共生密码破解过程中,一些成功实践案例的发展启示。
一、党建引领:凝聚社区共识
- 强化政治引领:通过党建引领,强化社区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 社区协商民主:建立社区协商民主机制,让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决策,形成共识,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
二、资源整合:构建共生生态
- 多元参与:鼓励社区居民、社会组织、企业等多方参与社区治理,形成共生共荣的治理生态。
- 资源对接:搭建资源对接平台,将社区内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案例分析:
- 郫都区奎星楼社区:通过“银龄先锋老党员工作室”和“童星网格志愿队”搭建平台,整合社区资源,形成社区治理合力。
- 南沙港湾街道天空农场:针对亲子教育空间匮乏、自然教育需求旺盛的痛点,与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开发社区屋顶农场,实现资源共享。
三、赋能式治理: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 精准设计供需对接机制:针对不同群体需求,设计精准的服务项目,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 社区社会组织培育:鼓励和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培养社区自治能力。
案例分析:
- 益路童行困境儿童关爱基金:联动社区、家庭、学校、企业,为困境儿童提供关爱服务。
- 共享妈妈与心理辅导项目:针对单亲家庭育儿压力与青少年心理问题,招募专业心理咨询师和全职妈妈组建团队,为社区提供心理疏导。
四、共建共治共享:构建和谐社区
- 居民自治:发挥居民自治作用,推动社区共治共享。
- 社区参与:鼓励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提高社区治理水平。
案例分析:
- 鑫南丽锦三组团小区:通过成立居民自治组织,实现小区从“无人管”到“人人管”的转变。
- 蟒川镇网格化管理:打破原有村民小组界限,划分网格,选配网格长、党小组长、道德模范标兵,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
五、结语
破解社区共生密码,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通过党建引领、资源整合、赋能式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等措施,实现社区和谐共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基层治理提供有益经验,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