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市,这座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城市,近年来在扶贫工作中展现出了独特的创新与成果。面对生态难题,鹰潭市不仅成功地实现了脱贫攻坚的目标,还在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生态扶贫的背景
鹰潭市地处赣东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然而,长期的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破坏给当地带来了诸多挑战。为了实现脱贫攻坚,鹰潭市将生态保护与扶贫工作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生态扶贫之路。
二、生态扶贫的措施
1. 发展生态产业
鹰潭市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了一系列生态产业,如稻蛙养殖、光伏发电等。这些产业不仅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还保护了生态环境。
稻蛙养殖
鹰潭市委台办根据上级精神,结合贫困村实际,发展稻蛙综合种养产业。通过投资建设养殖池、引进蛙苗等,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
光伏发电
鹰潭市光伏扶贫扩面工程全部实现并网发电,为贫困村创造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推动了脱贫攻坚。
2. 加强生态保护
在扶贫过程中,鹰潭市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通过实施生态修复项目、推广绿色生活方式等手段,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生态修复项目
鹰潭市投入财政扶贫资金,扶持贫困乡、村修建电灌站、兴修水库及山塘,增加有效灌溉农田面积,解决饮水困难等问题。
绿色生活方式
鹰潭市通过宣传教育,引导村民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 精准扶贫
鹰潭市在扶贫工作中,始终坚持精准扶贫原则,通过精准识别、精准派人等措施,确保扶贫政策落实到每个贫困家庭。
精准识别
鹰潭市严格执行七步法识别程序,对贫困户进行摸底调查,确保扶贫政策精准到位。
精准派人
鹰潭市压实干部责任,制定责任清单,确保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三、生态扶贫的成效
通过实施生态扶贫政策,鹰潭市取得了显著成效:
-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全市共有贫困户10820户29784人,已脱贫7981户22796人。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光伏扶贫项目为贫困村每年增加不低于5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四、总结
鹰潭市在破解生态难题、推动扶贫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鹰潭市将继续坚持生态扶贫,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