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有一个村庄以其独特的生态宜居模式,成为了绿色生活的新典范。坂坑村,这个位于泗桥乡的小村庄,通过多年的努力,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美丽宜居的蜕变,为我们展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一、环境整治,打造美丽乡村
坂坑村在推进生态宜居建设之初,面临着环境脏乱差的困境。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村委带领村民开展了一系列环境整治工作。
1. 整治乱搭建、乱堆放现象
村委组织村民对村庄内的乱搭建、乱堆放现象进行集中整治,清理了村庄内的废弃杂物,使得村庄环境焕然一新。
2. 改造房屋立面、主街道
对村庄房屋立面和主街道进行改造,提升了村庄的整体形象。
3. 推行“主干连片、党员联户、环卫网格化”管理模式
通过实施“主干连片、党员联户、环卫网格化”管理模式,巩固了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使得村庄环境得到长期维护。
二、垃圾分类,绿色发展
2019年,坂坑村在全县率先开展垃圾干湿分类、厨余垃圾制肥工作,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利用。
1. 垃圾分类宣传
村委通过举办宣传活动,提高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让村民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 垃圾分类设施建设
在村庄内设置了垃圾分类设施,方便村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3. 厨余垃圾制肥
将厨余垃圾进行堆肥处理,制作成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灌溉,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产业发展,促进增收
为了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发展,坂坑村积极探索产业发展,通过能人回归、村企共建、支部领办合作社、结对共建等方式,发展了冷凉花卉、淡水鱼养殖、晚熟水果、茶叶等四大高山产业。
1. 能人回归
吸引在外创业的能人回乡创业,为村庄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2. 村企共建
与周边企业合作,共同发展产业,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3. 支部领办合作社
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参与产业发展,提高村民收入。
4. 结对共建
与其他村庄结对共建,共同发展产业,实现优势互补。
四、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通过实施生态宜居建设,坂坑村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1. 村财收入增加
去年,该村村财收入达到23.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万元。
2. 生态环境改善
村庄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空气清新、水质良好,居民生活幸福感不断提升。
3. 产业发展壮大
四大高山产业逐渐壮大,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增加了村民收入。
五、结语
坂坑村的绿色生活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在今后的日子里,周宁县将继续推广这种生态宜居模式,让更多村庄走上绿色发展之路,共同打造幸福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