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这座位于辽宁省东南部的城市,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被誉为“辽东绿色屏障”。在这片土地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共生,共同绘就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一、丹东的生态优势
1. 自然地理条件
丹东地处长白山余脉,南临黄海,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鸭绿江穿城而过,形成了独特的“三沿”城市景观。丹东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7%,人均森林蓄积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林地面积居辽宁省首位。
2. 生物多样性
丹东境内已发现植物1841种,野生动物422种。其中,蛇足石杉、东北石杉、东北红豆杉等25种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41种,省重点保护动物267种。
二、丹东的生态保护措施
1. 林业生态建设
丹东市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重点实施“青山工程”等一批重大林业建设项目。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建设与修复,全市共建立14个自然保护区和林业保护小区。
2. 森林资源管护
丹东市组织建立市、县、乡镇、村组、护林员、林农六级森林资源管护体系,逐步实现法规管林、全民护林的长效机制。严厉打击各类涉林违法犯罪活动,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3. 污染防治
丹东市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扎实开展了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战役。淘汰燃煤锅炉,完成散煤小锅炉改造,提高清洁取暖率。加强河湖清四乱及河湖垃圾清理专项行动,确保水质优良。
4. 绿色产业体系
丹东市积极发展生态农林产业,推广优质稻米、坚果、小浆果等种植养殖产业。加快工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持续推进轻工业名城建设,推动绿色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工作。
三、丹东的生态成果
1. 生态效益
丹东的生态保护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森林覆盖率持续上升,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生态环境质量位列全国前列。
2. 社会效益
丹东的生态保护工作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同时,生态保护也为当地居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3. 经济效益
丹东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绿色产业体系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
四、结语
丹东,这座生态地图上的绿色宝藏,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在今后的日子里,丹东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