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世界,绿色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明进步的象征。生态文明建设的浪潮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生态保护与文明发展的和谐共生。本文将带您走进我国各地,探寻那些文明与生态共融的唯美画卷。
一、桐庐生态文明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桐庐生态文明馆位于浙江省桐庐县,于2023年6月5日正式开馆。该馆面积共500平方米,分为两层、五个篇章布展,设置了家居富春山、生态文明的延续、生态家园的守护、美丽家园的共享共融等四个主题展区。
馆内通过图文展板、多媒体视频、投影互动360全景等多种形式,展示了桐庐县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布局和保护,以及“一窗引领、两区示范、九线共美、百村特色、全域美丽”的人文生态“新格局”。馆内还设有生物标本、动植物二维码介绍、视频演示、触摸查询一体设备等,科普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
二、苏州黄桥:水美城兴的生态画卷
苏州市相城区黄桥街道,产业与生态共融共生,人文与自然相亲相依。一汪汪湖泊旁、一座座公园里,不仅实现了“深呼吸、慢生活”的惬意放松,还可以在大自然中领略到生命多样之美。
黄桥街道河流密布、水网如织,池塘星罗棋布,有独具一格的生态资源。在生态保护修复上,黄桥以保护好绿水青山为目标,向“绿”而进,坚持建、治、管并重,高标准、严要求开展河道整治,将区域内河道淤泥全部清理完成,并对河道两侧驳岸进行加固,将排水口全部接入污水总管,还在河道内投放水生植物,保障河流始终处于干净整洁、清澈畅通的自然状态。
三、绿野仙踪:丈量绿美河源生态之美
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东江中上游,被誉为“珠江三角洲的生态屏障”。河源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曾永贞表示,这次徒步活动的举办,进一步助力绿美河源创森行动,推动了万绿湖创5A工作,展示了河源市绿色生态好形象。
河源市打造了3条难易程度不等的徒步线路,分别为亲子线、体验线和挑战线。其中,亲子路线主要以休闲为主,是一条森林湖景生态景区路线,途经镜花缘风景区的凝翠谷、立红亭、女儿国、客家乡土植物园等景点,路况平坦。参加该路线徒步,驴友们可以在适当运动的同时,吸收负氧离子,享受亲子欢乐时光。
四、江苏城乡:共绘绿色发展新画卷
江苏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从2013年到2023年,江苏省优良天数比率从60.3%上升至79.6%,上升19.3个百分点;2013年平均能见度为11公里,2023年增加到17公里,增幅达54.5%。
江苏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始终坚持治污攻坚,绘就美美与共的城乡新画卷。9月的南京,高颜值“水晶天”频现,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大朵大朵白云。江苏空气质量日记”显示,从2013年到2023年,江苏省优良天数比率从60.3%上升至79.6%,上升19.3个百分点。
五、茅箭区:书写“绿色”答卷
茅箭区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以绿色为主色调,一幅人、城、自然共生共融的优美画卷徐徐展开。去年,该区全域水质年度达标率100%,空气质量连续三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山水生态骨架EOD项目通过生态环境部评审入库。
茅箭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着力建设水源地治理典范区、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共同缔造样板区。探索农村污水治理模式,结合生态敏感型小流域特点,统一规划设计、处理工艺、运维管理、考核奖惩、工作保障,随湾就片建设一体式微动力设施、分户式无动力四件套”设施,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
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从桐庐生态文明馆到苏州黄桥,从绿野仙踪到江苏城乡,再到茅箭区,我们看到了文明与生态共融的唯美画卷。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