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这座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的千年古县,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绿色经济的华丽转身。本文将从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文化传承三个方面,探讨遵化市如何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县的绿色崛起之路。
一、生态保护:筑牢绿色基底
遵化市总面积1517.3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59.84%,被誉为“冀东第一城”。近年来,遵化市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
1. 林业生态建设
遵化市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全市林地总面积达到8.8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59.84%。2019年在河北省造林绿化评比中得满分,全省第一。此外,遵化市还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市(县)、全国文明生态市(县)等荣誉称号。
2. 水资源保护
遵化市积极推进水资源保护工作,投资5.78亿元,从源头上解决了引滦入津入唐水污染隐患问题。市监测考核断面增加到31条河流57个断面,实现主要河流跨县界监测全覆盖。
3. 环境污染治理
遵化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出清散乱污企业7835家,淘汰或清洁能源替换燃煤锅炉7672台,实现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清零。2020年,我市PM2.5浓度比2016年下降31.9%,超额完成十三五”和省达年度目标。
二、绿色发展:转型升级新引擎
遵化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绿色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1. 生态农业
遵化市充分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目前,全市已培育出33万亩有机板栗、22万亩优质鲜果、10万亩新品种核桃三大特色林果基地,年可产板栗2.2万吨,干鲜果品26万吨,林果业已成为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2. 林下经济
遵化市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优势,鼓励农民在林下种植丹参、黄芪、苍术等中草药,提高林地利用率。目前,该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1.87万亩,产值可达2120万元。
3. 绿色旅游
遵化市拥有22个景区,其中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是唐山唯一的5A级景区。近年来,遵化市大力发展绿色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文化传承:绿色发展新动力
遵化市在发展绿色经济的同时,注重文化传承,推动绿色发展。
1. 传承红色文化
遵化市是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近年来,遵化市积极开展红色旅游,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
2. 保护文化遗产
遵化市积极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使之成为展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皇家文化的窗口。
3. 弘扬传统文化
遵化市积极弘扬传统文化,如剪纸、皮影戏等,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总之,遵化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县的绿色崛起之路。未来,遵化市将继续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