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这座位于黑龙江省的小城,曾以丰富的森林资源而闻名。然而,由于长期的过度采伐,伊春的森林资源一度面临枯竭的危机。面对这一挑战,伊春市采取了果断措施,积极推进森林生态修复工作,走出了一条生态重生之路,成为绿色奇迹的见证者。
一、森林资源危机与生态修复的必要性
1. 森林资源危机
伊春市拥有亚洲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天然红松原始林群落,被誉为“红松故乡”。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由于过量采伐,伊春的森林资源遭受严重破坏。据统计,伊春市累计为国家提供优质木材2.7亿立方米,占同期全国国有林区约1/5。过度采伐导致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2. 生态修复的必要性
面对森林资源危机,伊春市深刻认识到生态修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森林生态修复不仅有助于恢复森林资源,还能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二、伊春森林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
1. 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2013年,伊春市在全国重点国有林区率先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原始森林开始全面休养生息。这一举措为森林生态修复提供了有力保障。
2. 推动森林生态修复
伊春市通过科技手段,助力抚育造林。例如,推广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实现一年三季造林,提高新移栽小苗的成活率。此外,伊春森工集团先后建成轻基质网袋育苗基地12个,累计培育6600万株。
3. 加强森林经营与管理
伊春市坚持造林与护林并重,全面加强森林经营,着力提升森林质量。同时,建立起党政企一体化森防体系,构筑了集资源保护、经营管理、应急减灾于一体的智慧林业指挥系统,实现连续2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好成绩。
4. 深化重点国有林区改革
伊春市持续深化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推动森工企业聚焦森林资源保护经营主责主业,实现生态共治、资源共享、产业共建、民生共保。建立林长河湖长田长”联动机制,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三、伊春森林生态修复的成效
1. 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
经过多年的努力,伊春市的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据统计,伊春市森林蓄积年均净增100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达83.8%。
2.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伊春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断提升。
3. 经济社会发展
伊春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生态旅游、冰雪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四、结语
伊春森林生态修复的成功实践,为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继续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