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周宁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是一块充满生机的绿色土地。近年来,周宁县以其卓越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成果,被国家生态环境部授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成为宁德市首个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两项荣誉的地区。本文将深入探讨周宁县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揭秘其绿色奇迹背后的故事。
生态建设:从42.8%到72.96%的森林覆盖率提升
周宁县的生态建设始于造林绿化、森林抚育、封山育林和“绿盈乡村”建设。通过建立“林长”协作机制,周宁县持续推进生态建设和保护措施。森林覆盖率从过去的42.8%提升到了如今的72.96%,水土流失率也大幅下降至6.03%。这一显著变化见证了周宁县对生态建设的不懈努力和显著成果。
造林绿化
周宁县积极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通过种植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提高了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
森林抚育
对现有森林进行抚育管理,提高森林的生长速度和林分质量,增强森林的生态功能。
封山育林
对重点生态区域进行封山育林,保护森林资源,恢复森林生态。
“绿盈乡村”建设
通过生态修复和乡村环境整治,提升乡村生态宜居水平。
生态产业:绿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周宁县利用其良好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特色农业产业,推动高山冷凉花卉、高山马铃薯、高山云雾茶等具有地方特色的“3N”系列农产品品牌。
生态产业
周宁县积极发展森林食品产业,以林菌、林药、林下养殖等为重点,打造了一系列森林食品品牌。
特色农业产业
利用高海拔、冷凉气候等自然条件,发展高山冷凉花卉、高山马铃薯、高山云雾茶等特色农业产业。
生态旅游:生态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周宁县精心打造“鲤乡福境·云端周宁”全域旅游品牌,推动生态与工业、农业、文旅产业等的深度融合,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良性互动。
全域旅游
周宁县将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打造集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于一体的全域旅游产品。
生态旅游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绿色金融:推动可持续发展
周宁县以“森林是碳库”为理念,积极采取碳汇和碳交易措施,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传统铸造企业的绿色化和智能化发展,致力于打造绿色金融产品。
碳汇和碳交易
通过碳汇收储、碳汇交易,实现森林资源的价值转化,推动绿色发展。
绿色金融产品
开发绿色金融产品,支持生态保护和绿色产业发展。
结语
周宁县的绿色奇迹,是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通过生态建设、生态产业、生态旅游和绿色金融等多方面的努力,周宁县成功地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