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县,一个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的小县,近年来以其绿色奇迹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从一片荒山到绿水青山,周宁县是如何在短短几十年间实现这一转变的呢?本文将深入探讨周宁县在生态环保领域的绿色之路。
一、绿色理念的奠基
周宁县的绿色奇迹始于“三库”绿色生态理念的提出。1988年至1989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黄振芳家庭林场调研时,提出了“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的科学论断。这一理念为周宁县的生态环保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生态建设的具体实践
1. 造林绿化
周宁县持续推进造林绿化、森林抚育、封山育林工作。自2016年以来,共治理水土流失3.35万亩、植树造林2.58万亩、森林抚育10.11万亩。这些努力使得全县森林覆盖率从42.8%提高到72.96%,为周宁县的绿色奇迹打下了坚实的生态基础。
2. 治水先行
周宁县将治水作为生态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实施河长制、农村改厕改水综合整治等措施,实现了水环境质量的显著提升。省、市、县监测站对周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均达到或优于类标准。
3. 绿盈乡村建设
周宁县已建成绿盈乡村107个,占比达76%。这些乡村通过实施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项目,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三、绿色发展的成果
1. 环境质量提升
周宁县的空气质量优良比例达100%,空气质量指数连续三年全市第一,五年来稳居全省前五。县内54条河流水质、水生态、水环境全面提升,实现了可直饮、可游泳、可养生、可观赏的四种水治理目标。
2. 生态产业兴起
周宁县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后洋村深耕黄振芳家庭林场,探索林养、林种、林游融合新模式,打造了七彩后洋、七彩水稻以及三库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
3. 生态品牌打造
周宁县先后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首批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等国字号荣誉。这些荣誉为周宁县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未来展望
周宁县将继续秉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不断探索生态振兴新路径。未来,周宁县将继续加强生态建设,提升环境质量,推动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总之,周宁县的绿色奇迹是生态环保领域的一个成功案例。通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周宁县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环保之路,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