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宁德市西部,是一片被绿色环绕的秘境。这里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良,被誉为“福建的绿色宝库”。近年来,周宁县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成功地将这片绿色秘境打造成为了一个美丽重生的典范。
一、绿色发展的历史轨迹
周宁县的绿色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1983年,年逾半百的黄振芳贷款8万元,带着全家上山开荒、植树,创办家庭林场,成为当时宁德地区的造林大户。短短三年,黄振芳一家植树造林1207亩,为闽东绿化植树带了好头。在他的带动下,后洋村掀起造林热,从一家植到家家植,短短几年,林地面积扩至7307亩。
1988年至1989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先后三次到黄振芳家庭林场调研,创见性地提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为周宁县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成果
1. 三库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
依托黄振芳家庭林场,周宁县高起点、高标准推动“三库”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建设,打造黄振芳家庭林场生态文化品牌。该基地成为福建省首个林业生态文明实践基地,共接待全国各地党员干部454批次9029人次前来参观研学。
2. 生态修复示范地
周宁县检察院联合相关单位在七步镇后洋村设立该县的第三个生态修复示范地。通过推行损害赔偿、原地修复、异地修复等方式,使受损生态环境得到及时有效的修复。
3. 林下经济
后洋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种植金线莲、黄精、芍药等中药材,形成“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三、绿色发展带来的社会效益
1. 生态环境改善
周宁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家标准,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2.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
随着生态经济的快速发展,周宁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民收入来源多样化,人均收入逐年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3. 城乡一体化发展
周宁县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四、结语
周宁县的绿色发展之路,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周宁县将继续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努力将绿色秘境打造成更加美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