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这座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的千年古城,近年来在生态修复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从资源型城市到生态城市的华丽转身。本文将深入探讨遵化市在生态修复方面的努力与成果,展现其绿色蜕变的过程。
一、生态修复的背景
遵化市地处燕山余脉,是唐山北部生态屏障的主体,也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改革开放初期,遵化市的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遵化市开始了生态修复的征程。
二、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
1. 绿色发展理念的确立
遵化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这一理念成为了指导生态修复工作的根本原则。
2. 植树造林工程
遵化市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工程,不断提升森林绿化覆盖率。近年来,新增绿化面积达7.8万亩,有效改善了全市生态环境。
3. 国土绿化行动
遵化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大规模开展的国土绿化行动,以建设绿色生态遵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2018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23.88万亩。
4. 城市绿化提升
在城区,遵化市突出景观化、彩香化、特色化、共享化,实施见缝插绿,不断提高绿量。新增和改造绿地面积10万余平米,打造了8个唐山市级森林居住社区。
5. 农村环境治理
遵化市将创森工作与农村环境治理有机结合,建成森林村庄58个,森林小镇4个。同时,引导群众栽植经济果木、发展苗圃种植,实现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共赢。
三、生态修复的成效
1. 生态环境改善
通过生态修复,遵化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2. 生态承载力增强
随着森林覆盖率的提升,遵化市的生态承载力明显增强,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 经济社会发展
生态修复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2018年,遵化市财政收入完成33.06亿元,同比增长33.5%,总量创历史最高水平。
4. 人民群众获得感提升
生态修复让遵化市民享受到了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四、未来展望
遵化市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努力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美丽富饶的绿色城市。
五、总结
遵化市生态修复的成功实践,为我国其他资源型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遵化市将继续书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