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部,地处江淮平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近年来,滁州市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积极探索绿色发展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从滁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主要措施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滁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滁州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山水、森林、湖泊等,但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滁州市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探索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绿色发展之路。
二、滁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
1. 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滁州市大力实施增绿增效行动,加大造林绿化力度,提升森林覆盖率。具体措施包括:
- 实施大规模造林工程:自2017年以来,全市共完成造林21.1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1个、省级森林村庄60个。
- 建设森林长廊示范段:建设森林长廊示范段198.2公里,占省下达计划的495.5%。
- 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开展石质山地造林攻坚、平原圩区农田防护林提升等工程。
2. 深化环境治理
滁州市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具体措施包括:
- 大气污染防治:淘汰工业、生活燃煤锅炉,全市大气PM10指数平均浓度连续多年超额完成年控目标。
- 水污染防治:开展黑臭水体治理、禁养区畜禽养殖搬迁等重点工作任务,全市城乡饮用水源地水质合格率100%。
- 土壤污染治理:启动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全市共布设详查。
3. 发展绿色经济
滁州市以生态经济为导向,培育绿色产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具体措施包括:
- 发展生态旅游:打造生态旅游景点,支持更大范围的生态文明建设。
- 发展生态农业: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把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生态经济牌。
4.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执行力
滁州市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具体措施包括:
-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制定《滁州市湿地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滁州市园林树种规划》等涉绿规划。
- 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三、滁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展望
滁州市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未来,滁州市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 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大造林绿化力度,提升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 深化环境治理: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 发展绿色经济:培育绿色产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执行力: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环境执法监管,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滁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滁州市必将成为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