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商贸城背后,隐藏着一个绿色的传奇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名叫张青的“新农人”,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创造出了别具特色的农场驴场虫场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一、张青的农机服务之路
张青的故事始于2003年,当时她购置了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设备,为周边村民提供农机服务。经过多年的努力,她的农机规模不断扩大,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认可。在村民的支持下,2005年,张青流转了1200亩土地。
二、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
在多年的实践中,张青发现种养结合是种植与养殖协同发展、优势互补的好模式。她购置青储机,对秸秆进行加工、青储发酵后成为饲料,这不仅增加了农户的收入,还解决了秸秆焚烧污染问题。畜禽粪便作为肥料,对土壤进行修复,增加土地有机质,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三、循环农业的探索与实践
面对地租攀升、效益瓶颈,2016年,张青承包了驴场。她将秸秆转化为饲料,用驴粪改良土壤,迈出了循环农业的第一步。
四、虫振农业的创新突破
2021年,张青参加了山东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培训班,学习了虫振农业、虫振经济理念。她开始探索昆虫在农业中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五、生态驴肉的崛起
在张青的努力下,青源家庭农场逐渐形成了以生态驴肉为主导的产品链。她坚持绿色、环保、健康的理念,将驴肉加工成各种美食,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六、生态驴肉的绿色传奇
张青的生态驴肉背后,是一个绿色的传奇。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生态农业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七、未来展望
随着人们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生态驴肉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张青将继续带领团队,不断优化生态驴肉的生产工艺,提升产品品质,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看到,张青的生态驴肉背后,是一个充满绿色传奇的故事。她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