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区,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地处长江经济带下游,长三角核心区与宁杭生态经济带的交汇点。这里拥有“两山两水六分田”的自然禀赋,山、水、林、田、湖、草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近年来,金坛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生态守护之路。
生态治理:从“吃山耗水”到“治山理水”
金坛区曾面临“吃山山塌、吃水水臭”的生态困境。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金坛区痛下决心,从“吃山耗水”的老路转向“治山理水”的新路。以下是金坛区在生态治理方面的一些关键举措:
1. 长荡湖综合治理工程
金坛区累计投入近百亿元,实施长荡湖综合治理工程,包括退圩还湖、网围拆除、生态清淤、防洪大堤、入湖河道综合整治和环湖生态修复等。这些措施成功地将长荡湖由生产型湖泊转变为生态型湖泊。
2. 生态修复工程
金坛区在长荡湖心断面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生态浅滩、布设生态浮岛、种植各类水生植物,累计放流鱼苗近1亿尾,有效改善了湖泊生态环境。
3. 退耕还湖、退渔还湖
金坛区分3轮压缩网围,关停所有沿湖污染企业,清退废船和网围,实施退耕还湖和退渔还湖,增加湖面面积,恢复湖泊生态空间格局。
生态价值转换:从“守绿待金”到“添绿增金”
金坛区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换路径,从“守绿待金”走向“添绿增金”。以下是金坛区在生态价值转换方面的一些关键举措:
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金坛区通过层层选拔与研究审议,成为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学习借鉴的典型,探索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
2. 生态旅游发展
金坛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发展生态旅游,提升生态产品附加值。
3. 生态农业发展
金坛区推广绿色、有机、生态的种植方式,打造绿色优质稻麦油生产区,提高农产品品质。
生态保护:夯实高质量发展绿色基底
金坛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基底。以下是金坛区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一些关键举措:
1. 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金坛区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累计投入近百亿元,实施一系列生态治理工程。
2. 生态执法检查
金坛区组织执法检查人员开展突击检查,督促重点排放大户压低排放总量,确保打好蓝天保卫战。
3. 生态修复工程
金坛区持续实施长荡湖生态修复工程,积极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和水草种植活动,改善河道水体。
总之,金坛区在生态守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治理、生态价值转换和生态保护措施,金坛区实现了从“吃山耗水”到“治山理水”,从“守绿待金”到“添绿增金”的华丽转身。这些经验对于其他地区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