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滁州市南谯区,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深入探讨南谯区如何通过林长制改革、生态保护协同机制、绿色产业发展等多措并举,成为绿色守护者的典范。
一、林长制改革:绿色发展的基石
南谯区以林长制改革为抓手,持续开展增绿增效行动。以下是具体措施及成效:
1. 森林资源增长
- 全区森林面积增加到71万亩,森林蓄积量达252万立方米。
- 2023年,南谯区被确定为全省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创新点。
2. 生态功能区划定
- 将琅琊山、九天峰等划定为重点生态功能区。
- 划定公益林6.51万亩,封山育林4.2万亩,森林抚育5.2万亩。
3. 生态廊道建设
- 投入资金约4200万元,建成明湖、滁河、皇庆湖生态岸线37.15公里。
二、生态保护协同机制:多方共治的典范
南谯区通过健全生态保护协同机制,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多方共治。
1. 长制体系建立
- 出台林长履职“七条举措”,细化193名林长职责范围。
- 形成区、镇、村三级齐抓共管体系。
2. 综合管理平台应用
- 全面推广应用林长制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森林资源一张图”管理。
3. 打击毁林犯罪
- 印发总林长令”和打击毁林犯罪行动方案,确保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
三、绿色产业发展: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南谯区积极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1. 增绿增效行动
- 将松树低产灾害林作为提升空间,更新造林6036亩。
- 完成森林抚育2万亩、四旁四边四创”绿化1000亩。
2. 产业园区建设
- 打造麻栎食用菌产业园区,建成全国唯一麻栎展示馆。
- 成功申报中国麻栎之乡”特色区域品牌。
3. 标准化种植推广
- 推广麻栎育苗造林和炭用林培育2个国家行业标准。
- 新增麻栎4200亩,麻栎标准化种植面积35万亩。
四、生态环境保护:全民参与的力量
南谯区通过多种活动,提高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1. 生态日活动
- 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呵护生态环境 守护绿色地球”主题活动。
2. 环保志愿者服务
- 成立“同心协绿”环保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环保活动。
3. 绿色生活方式推广
- 鼓励居民合理设定室内空调温度,适度适量点菜践行光盘行动。
- 购物少用塑料袋、自备环保袋,优先选乘公共交通。
结语
滁州市南谯区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林长制改革、生态保护协同机制、绿色产业发展等多措并举,南谯区成为绿色守护者的典范,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