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连接华东和中原的重要交通枢纽。近年来,滁州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全力打造绿色滁州,生态红线分布图的背后蕴藏着丰富的绿色奥秘。本文将揭秘滁州生态红线的分布及其背后的绿色发展之路。
生态红线的划定
滁州市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编制的。生态红线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生态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区域,覆盖了绝大多数草原、重要湿地、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重要生态系统。
滁州市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300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域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300万平方公里,占陆域国土面积的30%以上。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并上图入库,作为项目用地用海审批依据。
绿色发展之路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滁州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河(湖)长制、林长制:滁州市大力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落实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全域推进幸福河湖建设,打造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滁州样板。
生物多样性保护:滁州市优良生态指示物种不断增长,蝴蝶种类由2020年以前的57种增至102种。通过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保护生境空间,呵护生物资源,持续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
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滁州市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建设山水秀美的绿色滁州。2022年,滁州创成国家森林城市;2023年,滁州市林长制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人居环境整治:滁州市严格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人居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生态红线分布图背后的绿色奥秘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滁州市在划定生态红线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经济发展需求,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
生态保护与民生福祉改善:生态红线的划定,有助于保护滁州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现民生福祉改善。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滁州市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滁州市通过生态红线划定,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为滁州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滁州市生态红线分布图背后蕴藏着丰富的绿色奥秘。在未来的发展中,滁州市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努力打造绿色滁州,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