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川渝地区,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承载着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川渝两地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一系列生态共建共保措施,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绿色发展之路。本文将揭秘川渝生态区如何守护绿水青山。
一、生态共建共保,构建绿色生态廊道
1. 规划与实施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建以长江、嘉陵江、乌江、岷江、沱江、涪江为主体,其他支流、湖泊、水库、渠系为支撑的绿色生态廊道。
2.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川渝两省市联合编制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协商划定两地生态保护红线。
3. 林长制推行
协同推行林长制,推进两岸青山·千里林带生态治理。
二、绿色发展示范,探索生态转型新路径
1. 广阳岛绿色发展示范
重庆广阳岛成功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 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
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有序推进,保护珍稀濒危物种。
3.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提升城市生态环境。
三、污染协同治理,构建美丽川渝
1. 推动环保标准统一
川渝两地推动环保标准统一,形成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合力。
2. 跨界水体环境治理
在跨界水体环境治理方面,川渝两地取得显著成效。
3.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实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改善空气质量。
四、青年力量,共筑绿水青山
1. 川渝“河小青”行动
川渝“河小青”青年志愿者开展水质监测、垃圾清理、文明劝导等巡河护河志愿服务活动。
2. 生态环保教育
开展生态环保教育,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五、总结
川渝生态区在绿色发展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生态共建共保、绿色发展示范、污染协同治理和青年力量参与,川渝生态区正逐步实现绿水青山的目标。未来,川渝两地将继续携手共进,为守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