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县,位于福建省宁德市,是一块被誉为“云端生态之城”、“鲤鱼文化之乡”的土地。这里不仅生态环境优美,而且生态建设成果显著。本文将深入解析周宁生态建设的背后,以及平台公示所揭示的绿色秘密。
一、生态建设的背景与目标
周宁县地处福建东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周宁县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家园。
1. 优越的生态环境
周宁县平均海拔800米,森林覆盖率高达72.96%,空气质量常年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年均负氧离子浓度值达3466个/cm³,夏季平均气温仅24℃,被誉为“天然空调氧吧”和“盛夏避暑圣地”。
2. 生态建设目标
周宁县生态建设的目标是:构建“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二、平台公示的主要内容
周宁县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平台公示的方式,向社会公开生态建设的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1. 生态建设成果公示
平台公示了周宁县生态建设的主要成果,包括:
- 林地面积:全县林地面积增加了42.54万亩,森林覆盖率从42.8%提高到72.96%。
- 水土流失治理: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万亩,水土流失率从2015年的9.33%下降至6.03%。
- 生态产业:累计创建国家级及以上文旅品牌30个,省级文旅品牌45个,旅游收入16.33亿元。
- 碳汇交易:周宁县国有林场成功卖碳13.6万吨,开辟森林是碳库的价值转化通道。
2. 生态保护措施公示
平台公示了周宁县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具体措施,包括:
- 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全域治水,实施“民间河长”做法,54条河流水质综合合格率达100%。
- 古树名木保护: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共1432株,其中国家级保护树种79株、省级重点保护树种407株。
- 生态修复示范地:设立第三个生态修复示范地,为生态保护播撒希望。
3. 生态建设资金公示
平台公示了周宁县生态建设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情况,确保资金使用公开透明。
三、平台公示的意义
周宁县通过平台公示生态建设信息,具有以下意义:
1. 提高生态建设透明度
平台公示使生态建设成果、保护措施和资金使用情况公开透明,便于社会监督,提高政府公信力。
2. 促进生态建设参与
平台公示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建设,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3. 推动绿色发展
平台公示有助于推动周宁县绿色发展,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四、结语
周宁县生态建设的成功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通过平台公示,周宁县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绿色发展树立了典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周宁的绿水青山将更加美丽,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