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周宁,一个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山区县,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而闻名。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本文将深入揭秘周宁生态黑名单,探究是谁在破坏这片绿色家园。
生态黑名单的背景
生态黑名单是指对那些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记录和公示。周宁县公安局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并建立了生态黑名单。
黑名单上的“破坏者”
非法占用林地案
2018年5月,周宁县礼门乡常源村陈坑山场及鞋坑山场被非法占用,用于公路施工建设。犯罪嫌疑人肖某忠等人未经林业部门审核同意,擅自变更山场用途,造成大量林地被占用并毁坏。经鉴定,被占用并毁坏的林地面积达31.5亩。
古树名木破坏案
周宁县拥有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据统计,共有1432株古树名木,其中不乏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树种。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为了利益,对古树名木进行破坏。例如,浦源镇鲤鱼溪景区鱼冢两侧的两株柳杉,树龄平均800余年,因破坏者非法采伐而受损。
生态修复与保护
面对生态破坏,周宁县公安局积极采取行动,指导相关部门进行生态修复工作。在陈坑山场及鞋坑山场,相关部门对被占用并毁坏的林地进行了复绿,种植了适宜的树种。
公安机关的职责
周宁县公安局作为守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力量,积极开展以下工作:
- 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将违法犯罪分子列入生态黑名单。
- 指导相关部门进行生态修复工作,恢复受损的生态环境。
-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结语
生态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周宁县公安局将继续致力于守护这片绿色家园,让绿水青山成为周宁的亮丽名片。同时,我们也呼吁广大民众共同参与生态保护,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