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周宁县,这座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山区小城,以其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然而,生态环境保护并非易事。在这片绿色的宝地上,周宁县生态环境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用“生态绿盾”守护着这片绿水青山。
机构职责
周宁县生态环境厅是负责辖区内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部门,其主要职责包括:
- 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县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
- 组织实施生态环境基本制度,监督实施重点区域、流域、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规划和水功能区划。
- 监督管理全县减排目标的落实,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
- 负责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实施全县大气、水、土壤、噪声、光、恶臭、固体废物、重金属、化学品、机动车等的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 指导、协调、监督生态保护工作,组织实施全县生态保护规划。
工作成效
严格执法,打击违法行为
周宁县生态环境厅坚持严格执法,严厉打击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近年来,共审结失火毁林、滥伐林木、非法占用农用地等违法犯罪案件16件22人,缴纳生态修复金11.1万元,督促补植复绿50余亩。
联合治理,多方联动
周宁县生态环境厅联合公安局、检察院、林业局等部门,共同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例如,在竹下村,周宁县生态环境厅联合宁德市生态环境局、周宁县检察院、县农业农村局、七步镇人民政府共同投放鱼苗,恢复溪流生态。
生态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周宁县生态环境厅积极推动生态修复工作,通过“以补代罚”的形式,鼓励采取修复受损生态环境或替代性修复工作。例如,在玛坑乡杉洋村,周宁法院巡回法庭公开审理了一起失火案,不仅对被告人处以刑罚,还要求被告人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绿色发展,践行生态文明
周宁县生态环境厅积极推动绿色发展,组织义务植树活动,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例如,在2023年5月24日,周宁生态环境局组织青年干部职工参与义务植树造林活动,为大地增添新绿。
案例分析
以下为周宁县生态环境厅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一些典型案例:
案例一:非法占用林地案件
2021年8月,周宁县公安局接到群众匿名举报,称周宁县礼门乡常源村陈坑山场有非法占用林地行为。经调查,犯罪嫌疑人肖某忠等人擅自变更陈坑山场及鞋坑山场作为弃土场、碎石场、水泥搅拌站使用,造成陈坑山场及鞋坑山场林地被占用并毁坏。周宁县生态环境厅联合公安局、检察院等部门,对案件进行查处,并督促犯罪嫌疑人进行生态修复。
案例二:古树名木保护
周宁县生态环境厅持续深化林长警长工作机制,通过广泛发动护林员、林区治安志愿者、社区网格员等群防群治力量,组建生态巡逻队,在森林防火、非法采伐、环境污染等方面开展常态化巡护工作,有效强化对破坏古树名木生长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源头发现和快速处置能力。
总结
周宁县生态环境厅作为守护绿水青山的重要力量,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措施,为周宁县的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未来的工作中,周宁县生态环境厅将继续努力,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为建设美丽周宁贡献力量。